《远去的牧歌》观后感心得体会

2019-12-25

  《远去的牧歌》观后感心得体会演绎了40年来草原轮回迁徙的生活,以及在这种生活方式下的生产生活变迁、人物的情感心路历程。那么《远去的牧歌》观后感心得体会该怎样写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远去的牧歌》观后感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远去的牧歌》观后感心得体会(一)

  今天阜冶组织活动,带领大家观看了《远去的牧歌》这部电影,影片演绎了40年来草原轮回迁徙的生活,以及在这种生活方式下的生产生活变迁、人物的情感心路历程。讲述了世代逐水草而居的中国哈萨克族牧民,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定居兴牧政策引导下,在保护草原生态的时代背景下,告别过去,迈向新生活。

  在影片40年的跨度中,通过胡玛尔和哈迪夏两家人因一次意外事故造成的矛盾,演绎草原上轮回迁徙的生活以及存在于这种非同一般的生活方式下的生产生活变迁和情感心路历程,也聚焦了在艰难跋涉的转场游牧过程中的传奇人文故事自然景观,动人心弦。以牧民四季游牧转场为结构线索,时间线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跨越到今天,故事围绕新疆草原牧民胡玛尔一家人游牧生活的变革展开,全片分为“冬(1980年代中期)”“春(1990年代中期)”“夏(2000年代中期)”“秋(2010年代中期)”4篇。

  电影一开始讲述了哈萨克族牧民胡玛尔爷爷和哈迪夏奶奶两家人40年的游牧生活,牧民为了自然而进行的迁徙,四季转场逐水草而居以及改革开放后生活发生崭新变化的故事。在风雪交加的转场途中,胡玛尔的儿媳妇要生了,三个骆驼围起来,毡布一搭,就这样生下了孙女博兰古丽,这一幕让我觉得牧区女性历经苦难和艰辛时表现出来的坚强为之震撼。羊皮别克转场途中突遇暴风雪让他醒悟,如果仍固执的守着传统的游牧生活,即使再努力,生活也不会有大的改变,所以他开始卖羊皮、羊毛,慢慢的从一开始有了摩托车、到开上了高档的小车,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现状。剧中哈迪夏奶奶对孙子说“牛粪生火好,我们总不能砍树吧?树砍了,鸟就不来了;鸟不来了,蝗虫就多了;蝗虫多了,草就没了;你说草没了,那羊吃什么啊?”这段话让我为牧民们爱护草原的心而感动。还有被爷爷与老鹰、马的情感所感动。通过几次转场,胡玛尔爷爷兢兢业业的守着自己的部落,历经春夏秋冬,风狂雪暴中的艰难,须臾间的生离死别,舍生忘死的手足深情。这每一个场景,每一个鲜活的人物,都极其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使人难忘,使人激动不已。时代的变迁总是让老一辈的人会误解自己将是无用之人,可总是因为有前人的指引,才有后人的继往开来。

  《远去的牧歌》抒写了改革开放40年来新疆哈萨克族草原牧民执行“退牧还草”政策从游牧生活走向现代文明的精神变迁史,既形象展示了游牧文明的人文内蕴和时代局限,又生动再现了哈萨克族牧民走向现代文明、努力开创美好生活的时代主旋律,具有厚重的历史品格。

  《远去的牧歌》观后感心得体会(二)

  天空中雄鹰一声长啸,草地上一群群的羊,还有马背上的哈萨克族牧民,这一幕幕画面让人看着多么亲切。作为一个新疆人,特别是又在阿希工作了这么久,对这些画面看着还是很熟悉的,随着电影中情节的深入,又让人觉得很震撼。羊群转场过程中的艰辛、恶劣多变的天气,道路的险峻等等,这些都是我无法想象的。

  《远去的牧歌》为我们展现了哈萨克族牧民,世代四季转场游牧,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牧民的生活、思想等随着世代的变迁,产生了崭新的变化的故事。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哈萨克族牧民选择定居生活方式的越来越多,而沿用传统方式的家庭在逐渐减少。该片直观地展现了哈萨克族游牧文化、生活风俗习惯,让我们对新疆的少数民族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哈萨克族的勇敢、勤劳、善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到哈萨克族游牧生活的辛苦,让我想起我家发生的变化,记得小时候的篱笆门、住的是土房子,衣服和玩具都是哥哥穿完用完给弟弟,然后再往下传。有时为了看动画片把天线转来转去。虽然我们和哈萨克族的生活习惯不同,但是我们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我们的生活和以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谢新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新变化,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精彩,感谢改革开放,带领我们与时俱进,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远去的牧歌》观后感心得体会(三)

  近日,公司组织观看了《远去的牧歌》,这是一部反映我国哈萨克民族真实生活的纪录片,演绎了改革开放以来该民族不同时期的迁转之景,影片以胡玛尔和哈迪夏两家因在一次转场中遭遇特大暴风雪引起的意外事故而产生怨恨与矛盾为线索,全面展现了北疆牧场春秋两季转场的宏大场面。

  观看后,我的脑海里时常浮现出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我为广大牧民们的艰辛劳作、不畏艰辛与困难而震撼。阿勒泰、塔城是新疆北部的主要牧业区,我在那里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每年到转场的时间,牧民们便会赶着牛羊经过,很多时候他们还会停下了买卖、看病、走亲访友,然后继续赶路。我亲身感受着牧区的生活,也亲眼目睹着牧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与发展。从人走马驼头顶日月长途跋涉到今日摩托车放牧、汽车转场和牧民新生活定居点建设的实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随着国家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哈萨克民族世世代代四季游牧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美丽富裕的新牧区建起来了,哈萨克民族正与全国、新疆各族人民一道跨步向前,走在建设美丽中国、富裕乡村,实现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大道上,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远去的牧歌》观后感心得体会(四)

  2019 年 12 月 1 日, 公司组织休假员工在哈密市友好国际影城观看《进去的牧歌》 电影, 非常欣慰本人能够参不这次观影。

  在闲暇之余, 我也爱去电影院看电影, 一般都是同几个朊友, 带好爆米花和可乐,有说有笑的观看一些其他题材的电影,但这次丌同的是观看主旋律的电影,心情还是有些丌一样的激劢。 怀着好奇的心态, 早早地来到电影院。

  16:00 时电影准时播放, 本以为《进去的牧歌》 是一部记录片, 但随着电影播放, 发现电影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匙党委宣传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匙新闻出版广电局、 天山电影制片厂联吅为纪念改革开放 40 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 以哈萨兊牧民四季游牧转场为结构线索, 围绕“冬” “春” “夏” “秋” 各以 10 年为篇章展开的哈萨兊族牧民四季转场逐水草而居以及改革开放后生活发生崭新变化的敀事。

  电影以暴风雪夜开场, 牧民们在以胡玛尔为队长转场的牧道上艰难的前行,马背上胡玛尔儿媳妇突然临盆, 牧民们用最为简易的 3 匘骆驼围城产房, 迎接新生命“纳兮古丽” 的到来。 而另外一个家族的哈山在大雪封山之前, 接到胡玛尔及牧民大众的期望去后山带回正在放牧的骆驼群, 但这一去, 哈山完成的带回骆驼群的任务, 自己即没有能够回来, 留下哈迪夏及两个儿子……。 在族人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面前, 哈山及哈迪夏都知道这是一次非常危险的任务, 但哈山没有迟疑, 毅然的去执行了任务, 直至自己牺牲, 即没有辜负胡玛尔及族人的期望,带回了骆驼群, 充分的体现了哈萨兊民族人民在利益面的大义无私的精神。

  随着季节的变化, 又要转场了, 但面对哈迪夏家的毡房骨架上嗷嗷待哺的小燕子及燕子窝, 胡玛尔小心翼翼地把燕子窝挪到了拴马桩上。 大人小孩离开的时候, 对燕子依依丌舍。 表现了哈萨兊族一贯追求的人不自然和谐相处和对生命的尊重。 “羊皮别兊” 带给牧民的利益诱惑, 胡玛尔深刻的认识到自然植被对草原的重要性, 一次又一次的阻挠“羊皮别兊” 的计划, 充分体现了哈萨兊老一辈前辈对“生态不环境” 的认知度。

  随着时代的变迁, 主人公胡玛尔相继不他相依为伴的猎枪、 爱马、 猎鹰一一告别, 已年迈的胡玛尔有许多丌舍, 自己已深深的认识到改革开放给游牧民族带来的变化, 虽然自己对草原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 也意味着哈萨兊游牧民族将会失去和告别以前四季转场、 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 但面对过去转场的羊肠小道,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和高速公路。 当过去靠骆驼背起家当和驱赶转场的羊群变为已由一辆辆汽车承载转运时,每个人都欣慰地笑了, 在此刻胡玛尔及游牧民族也迎来了新的更加美好的生活。 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给牧民们带来的巨大变化。简短的 90 分钟电影, 通过讲述哈萨兊游牧民族转场的敀事, 充分展现新疆冰峰雪山、 森林草原、 古村旱田、 戈壁沙漠、 胡杨草滩等独有的自然景观。 同时生劢展现了各民族间相濡以沫、 惺惺相惜,纯朴直率的民族性格,以及崇尚生命、敬畏自然的淳朴民风等。 改革开放后的 40 年间, 牧民们生活发生的变化。 通过本次观影, 本人对新疆民族团结有了更新的认识和理解。

  《远去的牧歌》观后感心得体会(五)

  12月7日下午,公司组织观看电影《远去的牧歌》。影片贯穿的时间是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中期,分别以春夏秋冬为时间背景,演绎了40年来哈萨克族牧民游牧在草原轮回迁徙的生活,以及在这种生活方式下的生产生活变迁,影片中更以胡玛尔大叔、哈迪夏大婶、博兰古丽、羊皮别克这几个主要人物的情感心路历程,展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为哈萨克民族带来的巨大变化。

  影片中的哈萨克族小伙羊皮别克是一个自小失去父母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从一个骑着摩托车贩卖羊皮、羊毛的小贩最终成功转变为一名商人,他的成功转型改变了游牧民族根深蒂固的思想,这是一种在新政策下的敢于打破传统的勇敢的小伙子。虽然一开始他的行为不被胡玛尔大叔理解,甚至认为他不务正业,但他有自己的坚持,他的坚持也为牧民们带来了生活上的改变,虽然过程中也有一些为了赚钱让牧民挖冬虫夏草的一些略显不当的行为。

  影片中,胡玛尔大叔的儿媳妇在劝说胡玛尔大叔去城里生活的时候说她不想博兰古丽将来也在草原上放羊,希望她能去接受好的教育将来能在稳定的城市里生活。作为一位生活在草原没有经过现代文化教育的妇女,她的话语很粗糙,但是却展现了青年一代的牧民对知识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改革开放后,在党的定居兴牧政策引导下以及国家出台“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系列保护草原的措施后,胡玛尔与牧民们依依不舍离开了大草原和过去告别,牧民的生活条件也在不断改善,以前的泥泞小道变成了宽阔的马路,以前骑着马行走逐渐转变为乘坐汽车出行。这些改变不仅改善了现有的生活方式还使老人、妇女儿童得好更好的照顾以及孩子们得到最好的教育。

  通过观看此片,真实感受到改革开放40年来哈萨克牧民的生活变化,草原民族“四季游牧”这一经过上千年人文历史积淀的生活方式,正从我们眼前渐渐消逝,然而这种传统生活方式的消逝,为牧民们带来的却是更加稳定美好的现代化生活。哈萨克牧民们的变化只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被影响和改变的一个缩影。我们国家的各行各业都受到了这一政策的深远影响,我们的百姓在这一政策下不断地改善自己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也更加启发了我们要坚持走改革开放的路线,更加坚定了我们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而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各民族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的抱在一起,始终坚持昂扬的斗志、脚踏实地、不畏艰辛、奋发进取、锐意创新,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幸福生活,而我们的祖国会越来越强大,我们伟大的中国梦一定会成为现实,我们中华民族也必将屹立于世界之巅。


《远去的牧歌》观后感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1.《流浪地球》观后感心得体会2篇

2.警示教育片《一念之误》观后感心得体会总结5篇精选

3.警示教育片《一念之误》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5篇

4.《党旗下的忏悔四—歧途》最新观后感心得体会总结范文10篇

5.《我们走在大路上》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10篇

《《远去的牧歌》观后感心得体会.doc》

下载本文的Word格式文档,以方便收藏与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