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核雕起源以及表达的基本概述

2019-11-20,

核雕——作为一种表达思想的方式,几乎与人类文明同步诞生,是人类掌握的最早的一种造型技艺之一。生活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华夏先民不仅在象牙和贝壳上雕刻钻孔,还在玉石甲骨上刻画纹饰符号,他们留下的刻画痕迹已经成为写给我们的历史。

雕刻和雕塑在造型的方法上虽然有所差异,一个是减法,一个是加法,但是,从造型的属性上讲,他们都属于三维立体空间艺术,因此,探析雕刻的发展历程自然要和雕塑联系起来。中国的雕塑艺术在造型方式和体量空间上经历了一个由小变大,又从大变小的过程。

我国最早的雕刻和雕塑,无论是象牙甲骨,还是琢玉陶偶,在形制体量上都较小,秦汉以后随着雕刻,塑技艺和工具的不断进展和改良,大型雕塑开始出现在墓葬中,宗教和大型公共建筑场所,隋唐以后,佛道之风盛烈,造像运动风起云涌,各地石窟洞穴和庙宇寺观中的大型雕塑更是不胜枚举。明清以后,随着工商业的兴旺和市民阶层的崛起,人性的觉悟唤醒了艺术的自觉,雕塑艺术也由对宗教的膜拜转化为自我性情的彰显,反映在雕塑作品的空间体量上,则是由大变小,大型雕塑除了庙宇殿堂中的塑像外,洞穴雕刻和摩崖造像鲜有开凿。

明清时期的雕刻和雕塑在功能意涵,表现题材形制类型和工艺手段上都有了显著的变化,在功能意涵上,逐渐从宗教神仙和教义宣解中剥离,继而转向以怡情审美为目的,在表现题材上不再局限于宗教神仙,卫道圣贤,而是更多的出现的世俗题材,如美人戏婴,传说故事,渔樵耕读,花鸟鱼虫; 在形制类型上,雕塑也不再局限于玉,石的雕琢和摩崖造像的开凿或泥土堆塑造像,各种可塑材料如竹,木,牙,犀角,果核等都成了雕刻的原材料,在工艺手段上,也从大刀阔斧的“开凿”转向精细入微的“雕刻”,甚至还出现了结合其他如镶嵌,拼接等工艺形式的创新性雕刻作品,这一时期的雕塑艺术已经有摩崖石窟,庙宇殿堂向庭院书斋转化。明清时期这次由大变到小的转变,终结的中国雕塑艺术原本所具有的纪念碑式的宏大属性,催生出丰富多样,可供摆设和把玩的工艺品,而核雕便是当时艺术学院里的一朵奇葩,

核雕,这一在长宽不过数公分的窄小空间上进行的雕刻艺术,给人们打开一扇通往精微世界的窗。在这些果核雕刻上,人们欣赏的不仅是不可思议的技艺,还有精美绝伦的艺术

核雕,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文玩, 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下风靡大江南北的掌上奇珍,不仅因为其意趣盎然的可把玩性,还因为其所融涵的历史文化性,说核雕古老,是因为用雕刻古已有之, 核雕究竟古老到什么年代, 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也没有精确的文献记载。 大家最熟悉的关于核雕的文字,大概就是我们曾经在中学课本中读到了明代魏学伊写就那篇《核舟记》了。 说核雕年轻, 是因为当代兴起和雕把玩之风依旧也就只有近20年的历史,在这短短的20年间,核雕这一只有拇指大小的掌中珍玩何以能够成为时尚之宠,还需要从核雕的源头谈起。

苏工核雕专卖,苏州西山核雕大师吴逸主刀,匠心独到,欢迎咨询定制:138 6130 1086 微信同号)

苏州西山核雕名家吴逸

苏州核雕网 橄榄核雕名家
西山非遗 吴逸核雕工作室

吴逸,出生于橄榄核雕之乡苏州西山,雕工精湛,对于核雕的神似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所雕刻的罗汉头像,脸部表情自然,双眼传神,形象生动逼真,自成一派,代表作有浮雕十八罗汉,八宝弥勒,降龙伏虎,财神等,在圈内享有极好的口碑。
咨询:138 6130 1086(微信同号)